目前,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包括IT公司、电子商务公司、软件开发公司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软件、网页依附网络,达到盈利的目的。那么,互联网公司如何保护软件著作知识产权不受侵害。
一、企业APP软件保护
APP是互联网企业和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互联网企业的服务内容大部分都是通过APP向用户展示的。一个APP从立体上来看,是一个具有多重因素的组合体,包括该APP的名称、图标、源代码、运行思路等,这些因素需要通过不同的法律手段加以保护。展开来看,商标权、商业秘密、著作权是主要的保护手段。
二、 企业APP源代码保护
源代码属于著作权的保护范畴,即源代码一经创作,作者或者所有权人即获得著作权,是否经过登记备案不影响其著作权的获得。下面分两个部分对源代码的保护进行说明:
第一是对核心源代码的保护。现在很多软件的部分源代码都是通用的、可开放的,但是对于核心源代码,很多大型企业会通过加密保护、分级保护等各种措施防止核心源代码泄露,这些措施都是商业秘密保护的范畴。企业对于核心源代码可以通过商业秘密的形式加以保护。
第二是对非核心源代码的保护。这种源代码可以通过软件著作权登记固定权利,为日后可能发生的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
三、企业APP运行思路保护
APP运行思路是软件解决问题的思想,是一种解决某种问题的方案。该方案可以通过方法发明知识产权加以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的是该解决问题的思想,而不是软件本身。
例子:手机亮度需要手动调节,企业为了用户使用方便,在手机里加了一个感光元件,然后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APP来实现这个功能。这一整套思想就可以申请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的是这套方案的思想,其他企业的手机只要使用这套思想,无论其他企业的手机使用的是IOS还是Android系统,都有可能落入这个知识产权的权利范围之内。
申请知识产权需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文件。企业可以自行申请,也可以委托律师事务所或者代理机构代为申请。知识产权需要将技术的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布,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查询到。知识产权法也对各种其规定了保护期。
在确定申请知识产权后,企业还应该确定知识产权申请的范围。知识产权具有区域性,企业如果只在中国申请了知识产权,那么这个技术只在中国受到保护,如果别人在美国仿冒这个技术,企业将无法通过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止侵权行为。所以,企业在申请知识产权时,计划可以往前走几步,预先估计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现在或将来有可能到达哪些国家或地区,预先进行知识产权布局,以免将来处于被动局面。
四、企业APP名称及图标保护
很多企业不重视APP名称的保护,经常会见到软件上市很久了,商标权还没有拿到手,最后很多企业被商标权人起诉,被判赔偿损失和禁止继续使用该商标。商标的申请时间比较久,一般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才能拿到商标证书。企业可以在申请商标之前,先对商标进行版权登记。
知识产权一样也涉及地域问题,在中国申请的商标只在中国受到保护。如果企业的经营范围有可能延伸到其他国家,也应该考虑在其他国家取得商标权。
如果企业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将其APP名称或图标、公众号等注册为商标,在这些名称或标记具有知名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获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禁止他人仿冒。